- 联系我们
唐山华鑫私家侦探社
电 话 :l53-6950-8649
传 真 :0315-8238l53
地 址 :唐山西外环马驹桥过街人行天桥北行200米
电 话 :l53-6950-8649
传 真 :0315-8238l53
地 址 :唐山西外环马驹桥过街人行天桥北行200米
美国作家欧·亨利侦探小说的艺术特色
摘要 美国作家欧·亨利,被誉为现代短篇小说之父,这一称呼的由来,不仅是因为欧·亨利创作短篇小说的数量惊人,更因为他小说题材范围的广泛性,他的侦探小说除继承了侦探小说的基本元素外,还兼具个性化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塑造的侦探性格更真实生活;侦探小说创作角度新颖;侦探小说具有较高的文学性。欧·亨利侦探小说代表作主要有《萨姆洛克·乔尔尼斯的冒险经历》《侦探们》《响亮的号召》《推理和猎狗》等。
关键词:欧·亨利 侦探小说 艺术特色 美国作家欧·亨利(1862-1910),被誉为现代短篇小说之父,这一称呼的由来,不仅是因为欧·亨利创作短篇小说的数量惊人,更因为他小说题材范围的广泛性。欧·亨利创作的侦探小说别具一格,不走寻常套路,在传统侦探小说中,侦探具有超人般的智慧,是纯艺术性的创造,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无迹可循,而欧·亨利笔下的侦探性格更真实生活,小说内容更贴近美国社会现实生活。欧·亨利笔下的侦探萨姆洛克·乔尔尼斯(Shamrock Jolnes)虽然从英文名字上与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很相似,但由于欧·亨利对侦探小说的创作有着独特理解,所以他笔下的乔尔尼斯的性格与福尔摩斯截然不同,乔尔尼斯是更贴近现实生活中的侦探而不是神探,他是有人性弱点的人,让读者感到他就是现实生活中美国侦探的真实再现;欧·亨利的侦探小说创作角度新颖,他在保持侦探小说必要元素的基础上,以新颖的视角讲故事,因此读者会感到他的侦探小说独具个性,与其他侦探小说作家的作品相比不会产生雷同感;欧·亨利小说具有较高的文学性,侦探小说一直被认为是通俗小说,因此侦探小说被认为是小说体裁中文学性相对较弱的一种,而欧·亨利的侦探小说内容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从而文学性得到了加强,因此欧·亨利的侦探小说既具有像柯南·道尔小说那种生动的情节,又有具很高的文学价值。欧·亨利侦探小说代表作主要有《萨姆洛克·乔尔尼斯的冒险经历》《侦探们》《响亮的号召》《推理和猎狗》等。本文将通过分析欧·亨利侦探小说的艺术特色,展现他在侦探小说方面的杰出贡献。 一 欧·亨利侦探小说中的侦探性格 一般情况下,侦探小说中的侦探具有智慧超人的特征,他们往往料事如神,出神入化地侦破一些离奇案件,赢得世人的尊重。欧·亨利对侦探小说的创作有着独特见解,与他同时代的侦探小说作家中有大名鼎鼎的英国作家柯南·道尔,柯南笔下的大侦探福尔摩斯是文学史上的著名神探,而欧·亨利笔下的侦探萨姆洛克·乔尔尼斯虽然从英文名字上与柯南·道尔笔下的主人公很相似,但性格却截然不同。福尔摩斯是神探,而萨姆洛克·乔尔尼斯却是普通人,甚至还有些人性弱点。所谓人性弱点指的是人本性中存在的负面的、消极的层面。是“人”就会有弱点,在欧·亨利的侦探小说中,作者对大侦探乔尔尼斯的性格定位是:乔尔尼斯首先是一个普通人,然后他才是一位侦探,因此他身上有普通人的种种弱点。 首先,侦探也有虚荣心。人都有虚荣心,只是他存在于一个侦探身上有时显得滑稽可笑。在《萨姆洛克·乔尔尼斯的冒险经历》中,大侦探乔尔尼斯表现出人性中最明显的性格弱点就是他具有强烈的虚荣心,而且这种虚荣心带有职业特征,这个大侦探像患了职业病一样,总是自作聪明,时刻想对他人的身份、生活隐私进行打探,没有案子可破时,乔尔尼斯显得十分失落,但他不甘心,尽可能寻找一切机会来证明自己有多么聪明、多么智慧,当有人造访办公室时,他条件反射般地开始分析对方最近干了什么, 朋友瓦茨阿普走进的办公室时,乔尔尼斯不会关心对方来找他做什么,而是从瓦茨阿普身上的细微变化猜到他家里“新换了电线”;在大街上,乔尔尼斯碰到市政厅的莱因捷尔德时,像一只嗅觉灵敏警犬一样嗅出人家早餐吃的是“香肠、黑面包和咖啡”,从人们惊讶的表情和赞叹声中他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而他做的这些准确推理只是在做智力游戏,与实际工作没有任何关联,纯粹只是为了向人炫耀而已。乔尔尼斯觉得阿茨阿普和莱因捷尔德都是熟人,猜中熟悉人的生活内容难度系数太低,他要在陌生人身上的试试身手。乔尔尼斯拉着朋友上了公共汽车随机挑选人选,对选中的人的身份、家庭情况开始猜测,可是事情没有乔尔尼斯想象的那么一帆风顺,他“没有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这让他感到很没面子,“清晰的面容露出极为懊恼的神色。”虚荣心使他非得硬撑下去,乔尔尼斯厚着脸皮进一步猜测,总算挽回些颜面,又重新找到了自信“恢复了镇定、平静和洞察。”他越是这样表现,越说明他不过是普通人而已,他们身上也有普通人的缺点。 其次,侦探性格中的世俗成分。乔尔尼斯的负面性格还体现在沾染了世俗习气,在《侦探们》中,乔尔尼斯接案后最关心的是劳务费问题,他直截了当地向客户要价:“要是成功,费用是五百块。”而在其他的侦探小说里,侦探不仅是智慧超人,更是道德完人,他们视金钱如粪土,完全是一副伸张正义的样子。但现实中,美国侦探事物所的工作原则是:先给钱,后干活,越有名的侦探要价越高。乔尔尼斯要五百元可谓狮子大开口,因为按当时美国的消费水平,几十元美金也就足够了,可是他不能要价低,如果价低了会让同行觉得他不是名牌,二来也得不到雇主的信任。果然,乔尔尼斯的高价格不仅没有招到雇主米克斯先生的反感,反而增加了信任感,米克斯认为这回真是找到高人了,毫不犹豫地掏出钱来。可是在读者眼里高要价不仅没使这位侦探变得高贵,反而让读者清醒地认识到这位侦探太世俗。 欧·亨利注意到美国社会充满了冷血愚蠢的人物,即使是身处警界的警察、探员都难以幸免,所以在《侦探们》中,欧·亨利就书写了这样的警察、探员形象。故事中的米克斯先生为了寻找失去联系的姐姐,先后找了两个警察和探员帮忙,第一个警察十分庸懒怠惰,根本没打算帮忙,他居然建议米克斯先生找一找街上是否有被车撞死的无名女尸,充分表现了警察的冷血和无情。第二个探员马林斯则给米克斯出了一堆不靠谱的愚不可及的馊主意,这些主意不是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可想而知,最终找人的事肯定毫无结果。欧·亨利在其小说里用这种侦探们形象来说明,其所表现的美国社会是真实而尖锐的,因此欧·亨利的小说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十分受读者的欢迎。二 欧·亨利侦探小说创作角度新颖 欧·亨利小说的侦探小说并没有被现成的创作模式所束缚,在保留侦探小说的基本元素的同时,又有其新颖独特之处。如在《响亮的号召》的杀人案中,受害者百万富翁诺克罗斯、杀人犯乔尼·克南、侦探巴尼·伍兹等三个基本元素都存在了,但是小说并没有通过曲折的推理才找到凶手,小说开篇就明确地告诉读者:杀人犯就是乔尼·克南。小说是从侦探已经找到罪犯开始着笔,侦探小说所应该有的悬念没有了,但作者却独具匠心地设定了另一种悬念:侦探如何让罪犯服法。侦探让罪犯服法存在巨大困难,这是因为侦探巴尼·伍兹曾经向罪犯乔尼·克南借过钱。杀人犯认为侦探不忍或者不敢抓自己。之所以不忍心,是因为穷困潦倒的侦探巴尼·伍兹若不是乔尼·克南当年出手借了一千美金救急,连家具都保不住了,他和家人将会露宿街头,杀人犯乔尼·克南认为:按照江湖道义侦探不会忍心抓自己的;其次,侦探向杀人犯借过钱这件事会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侦探向杀人犯借钱显然是件不名誉的事情,有人会怀疑侦探是为了赖账报复乔尼·克南,巴尼·伍兹也会名誉扫地。那么,罪犯会不会从侦探眼皮底下逃脱呢?杀人犯在侦探面前嚣张地谈笑风生,让一篇看似没有悬念的小说由此产生了紧张的气氛和悬念,侦探巴尼·伍兹给《火星晨报》写了封便条:“请把因为我逮捕乔尼·克南并将其定罪有功,而奖赏给我的一千美金支付给克南。”故事有了出奇的结尾,作家用这闪光的一笔把一个贫穷但却正直的侦探生动地描摹出来,使这篇小说成为侦探小说中别具一格的精品。同时作家在保留侦探小说基本元素的情况下,打破传统侦探小说的框架束缚,创造了新的写作途径。 三 欧·亨利侦探小说具有更多的人文精神 侦探小说被世界文学界认为属于通俗小说,因为其更偏重故事性,而忽略文学性,但欧·亨利的侦探小说却向世人证明:侦探小说也可以写得颇具文学性。欧·亨利深刻地认识到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性,就是要在作品里体现出人文关怀,所以他在侦探小说中也加入社会人文背景的描写,使他的侦探小说更加有分量。欧·亨利关注到美国社会表面倡导绅士文化:绅士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对妇女的尊重,主要体现在“女士优先”上,但实际上美国社会针对妇女的暴力犯罪层出不穷,他将这矛盾的社会人文现象反映在他的侦探小说中。如《推理与狗》中,一个女人手里牵着一条黄毛哈巴狗,在布里杰先生的腿上咬了一口,女人在她的狗咬了人之后不仅不道歉,反而出言不逊,但布里杰先生却依然保持了绅士风度毫不失态;一个乞讨的老太婆“头发又白又乱,在乞讨,而破烂的披肩下秘藏着银行存折。布里杰停下脚步,从假日西装背心里,摸出25分币给了她。”虽然老年女人不过是装可怜罢了,她怀里窝金藏银却还贪心不足地站在街上乞讨,但男性很有绅士风度,他并不计较这些,还是拿出些硬币来施舍。这些素质不高的女性都会得到男士的容忍和照顾,那么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女性应该生活得十分幸福才对,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在《推理和狗》的杀妻案中揭开了美国社会环境歧视女性的真面目,这起案件中的丈夫爱马、爱狗但不爱人,他是一个寄生虫,他靠妻子挣钱养活,却拿着妻子的血汗钱在赌场酒馆里鬼混,妻子的付出得不到任何回报,反而终日生活在家暴之中,最终她死在丈夫的铁拳下,欧·亨利通揭示出美国社会的真相:“男人们对马和狗十分溺爱,对女人却冷酷无情”,女性在男人眼里甚至不如一条畜生。欧·亨利的侦探小说中加入这些人文内容,加强了作品的厚重感和文学性,也提升了侦探小说的社会学价值。 综上所述,欧·亨利创作的侦探小说显示出短篇小说创作大师的风范,在他同时代的很多侦探小说作家为了吸引读者,追求故事情节离奇与怪异,而欧·亨利反对这种片面的追求阅读效果、过分地取悦于世俗读者的写法,所以他要参与到侦探小说的创作之中,用作品告诉世人,侦探小说也可以这样写:不要远离生活,要真实朴素;不能墨守成规,可以在内容上进行尝试和探索。更重要的是,侦探小说不是市井消遣的无聊文字,也可以将其写得高雅深刻。 参考文献: [1] 汤学智:《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分类文库 侦探小说》,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版。 [2] 袁洪庚:《现代英美侦探小说起源及演变研究》,《国外文学》,2005年第4期。 [3] 刘莉:《简明欧美文学史》,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 王晓红主编:《美国社会与文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 [5] [美]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张薇,吉林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