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唐山华鑫私家侦探社
电 话 :l53-6950-8649
传 真 :0315-8238l53
地 址 :唐山西外环马驹桥过街人行天桥北行200米
电 话 :l53-6950-8649
传 真 :0315-8238l53
地 址 :唐山西外环马驹桥过街人行天桥北行200米
期待真实——关注文化“打假”
编者按
每年“3·15”都会掀起一股打假风潮。如果说各类假冒伪劣产品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那么盗版图书影碟、假唱、抄袭等文化领域的“造假”侵害的则是人们的心灵和精神。而多年来,文化消费领域打假的力度远落后于造假、造劣的速度。因此,在又一个“3·15”到来之际,对文化市场种种造假行为的揭露和曝光,
有其特殊的意义。
“盗版”无疑是我国文化市场的一处顽疾。先有盗版书猖獗,后有盗版音像制品无孔不入,如今随着互联网和数字阅读技术的迅猛发展,“版权混乱”“盗版泛滥”的乱象更是愈演愈烈。而且,盗版者行动之快,购买盗版人数之多,对正版侵害之大,令人咋舌。也正因此,近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导演张艺谋、冯小刚等多位委员曾多次联名递交提案呼吁整治盗版、盗播现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书画、雕塑、文物的造假、拍假等问题也正在浮出水面。2013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为607.21亿元,比前年同期上涨15.94%。艺术品拍卖市场呈现出回暖现象。然而在这一片繁荣之下,艺术品市场的造假手法令人眼花缭乱。据业内人士透露,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有一半的拍卖品是假货,而一些中小拍卖行的赝品比例更是高达95%。如今的造假已从过去的个体作假发展成团体作假,从造假的原料到设备、人员一应俱全,形成了规模化的“一条龙”。除了造假,假拍现象也在推波助澜,大量赝品和一些毫无价值的藏品混迹于拍卖市场,而一些拍卖公司重利轻义,与造假者勾结,形成利益交换的灰色链条,导致“假拍”“拍假”“黑拍”、故意炒作等行为时有发生。
除了明显的“假货”,更多质量低劣、品位低俗的文化产品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烂片即是代表之一。随着我国电影市场的日渐繁荣,上映影片的增多,催生了一批烂片的出现,插片广告、植入广告层出不穷,屡屡令观众走出影院后发出“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没有最烂,只有更烂”的惊呼声,“烂片退票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作为电视剧产量第一大国,我国每年又有多少“山寨剧”“注水剧”被生产了出来?有专家表示,注水肉人人喊打,这已是共识,“注水”的影视剧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上的“注水肉”,是文艺创作中的一种假冒伪劣行为。
从文化上说,造假在我国是有“传统”的。汉代有一种假托名人的“伪书”非常发达。虽书是伪的,但里面却包含了大量的哲学、自然科学内容,所以学术界有个说法即“伪书不伪”。今天则不然。“假唱不是新闻,真唱才是新闻”,这句话足以说明问题。文化造假,造出来的东西是假的,可就本质来说,却透着世俗的真:它的动机很实在,不是为名就是求利。比如说假唱,就是典型的将名求利、愚弄观众、不劳而获的作假行为。
从历史上看,一般社会比较动乱,或是利益阶层开始重新分化,价值观需要重新确立的时候,文化造假现象就会抬头。汉代是因为社会动乱导致伪书盛行,但我们现在不同:政府善治,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如此一来,很多问题就可能会被经济建设的成就所掩盖。于是,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那些最本原的人的精神成长的问题却被忽略了。在没有“真”来抢占阵地的情况下,“假”自然就会乘虚而入、登堂入室了。
文化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文化造假映照的是时代浮躁、人心求利的现实。现在是一个生产符号、消费符号的时代,对早已走出经济匮乏年代的中国来说,人们更关心的是理念、符号生产,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追求名牌。比如,包还是那个包,只不过贴上了某个牌子,便觉得身价倍增。这样的消费需求明显超出了常人的必需范围,是一种对奢靡风气的追求。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于是便盲目崇洋、跟风,无限地放大虚荣心。造假者很好地利用了大众的这种心理。所以,每一个作伪和“追伪”的背后,都有一个欲望故事。为什么没有人来做人文类的伪书呢?因为它支撑不了人们无尽的欲望需求。明星敢假唱,其实也正是利用了这点:你既然是要一个冗余的符号,那我就给你一个在场的感觉,至于背后的真实,那是可以忽略不论的。
文化造假也许不像假酒、假药那样会直接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于民族文脉、社会风气的破坏却是巨大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对此也曾痛斥:文化造假乃最大的腐败。
通往真理的路很遥远,也很艰难,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就想走捷径。于是文化造假的出现“适时”地填补了这个空缺。其实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很粗制滥造的东西,但是在急功近利的心态的驱使下,我们的修养水平和判断力却变得十分低下。运用行政手段进行治假固然可以立竿见影,但要真正落到实处、确保长效,还需要全社会形成抵御文化造假的“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