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唐山华鑫私家侦探社
电 话 :l53-6950-8649
传 真 :0315-8238l53
地 址 :唐山西外环马驹桥过街人行天桥北行200米
电 话 :l53-6950-8649
传 真 :0315-8238l53
地 址 :唐山西外环马驹桥过街人行天桥北行200米
现时期我国农村婚姻状况调查与分析
【摘要】农村婚姻问题是农村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农村婚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主要体现在婚姻选择、结婚、子女问题、婚姻关系维持等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对自身婚姻问题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关键词】农村婚姻状况;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它不仅体现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面上的变化,而且更体现在人的思想观念的深层次变革,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其中农村婚姻状况的时代演近从一个方面也在昭示着农村发生的变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农村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观念的广泛深入的影响而引起的农村婚姻观念的守旧与革新的碰撞,这对于我们研究农村问题尤其是当前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客观来讲,对于我国这样的农村人口大国来说,农村婚姻问题一直是农村发展稳定的大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明进步的重要衡量标尺。 此次课题调查主要从我国农村三十年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婚姻观念的变革角度出发,围绕着农村婚前婚姻选择的自主性问题、婚后婚姻维持以及家庭幸福的依赖因素问题而展开的,课题问卷设计了两项基本内容:一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从事工作、个人月收入、家庭年收入等五个方面;二是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24项问题。为了能更真实而客观地反映问题,调查范围选择在山东省枣庄市的三个乡镇、十二个自然村,涉及农村人口三万多人,下发问卷四百份,收回有效问卷三百四十四份。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农村婚前对象选择自主性增强 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婚前对象选择的自主性在增强,人们已经逐步摒弃了家庭包办、家庭父母说了算的传统对象选择方式,七成以上的人通过自由恋爱方式选择对象,而在确定婚姻关系时近五成的人也是选择自己去把握。 1.70.1%人的人选择自由恋爱的方式找对象而不依靠媒人或父母。 2.47.4%的人在确定婚姻关系时都是自己做主而不是听从其他人。 3.通过分析发现,从事的工作差别以及个人收入水平高低对一个人婚姻自主选择取向都有很大的影响,只是在家务农的及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调查者大多通过父母或其他社会关系选择和确定婚姻关系,而自己缺乏主见;除务农外还兼带出外打工或完全在外打工的以及月收入在500元以上的调查者大多都是自己做住把握自己的婚姻问题。如表所示: (1)从事工作差别所带来的婚姻选择取向 ![]() (2)收入差距所带来的婚姻选择取向 ![]() (二)婚前男女交往更注重追求自我 调查结果发现农村婚前男女交往更加注重追求自我,更加注重感情培养,只有近两成的人选择家庭经济状况或相貌作为交往的前提条件,而且人们对于婚前感情交往的深入大都采取宽容和开放的态度。 1.47.7%的人认为男青年找对象时要求女方最重要的条件是感情是否合得来。 2.40.4%的人认为女青年找对象时要求男方最重要的条件也是感情是否合的来 3.人们对婚前性行为采取了比较开放的态度,近六成的人选择了赞成或无所谓的观点。 (三)结婚形式上比较传统 调查表明人们对结婚的形式选择还是比较传统,近八成的人积极赞成或不反对男方向女方送结婚聘礼,有43.7%的人会因聘礼少选择不满,有58.7%的人非常赞成或不反对结婚时大操大办,这说明尽管社会在发展和开放,但人们对于传统观念中追求婚姻形式的东西依然难于割舍。 如表, 人们对结婚大操大办的态度 ![]() (四)重男轻女思想有了改变 调查表明传统观念中重男轻女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改变,人们对于生男还是生女以及在家谁主政的问题都能以开放的宽松的心态乐于接受,并非固守传统。 1.58.9%的人赞成或不反对女人在家庭里比男人强这个问题。 2.81.1%的人高兴或愿意接受头胎是个女孩的事实。 3.49.4%的人十分赞成在农村只有男孩才是传种接代的观点,这表明传统观念中的某些东西仍然在人们的头脑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而对于社会赡养问题人们依然没有脱离开传统观念的束缚,52.9%的人仍然赞成“养儿防老”的正确性,这可能与农村的经济基础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问题有关。进一步分析证明,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年家庭收入在20000元以上的家庭他们对这个问题都采取了不赞成或无所谓的态度。 (五)影响夫妻和睦的最主要因素是感情因素 在维持和巩固农村家庭婚姻和谐发展的问题上可以看出,多数人赞成影响夫妻和睦的最主要因素是感情因素而不是其他,这说明由于农村改革开放而带来的经济大发展使着以往困扰农村家庭婚姻矛盾的经济问题已不显得那么重要了,而感情问题逐渐成为构建家庭和睦的首要因素;另外可以看出,婚姻和谐与否对一个家庭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如果当家庭存在着不幸福不和谐的问题时,多数人都能以现代的开放的积极心态去处理。 1.在处理夫妻感情不和的问题上,54.9%的人通过彼此找原因、重新和好的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手段,而不是通过其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 2.在解决夫妻不合问题上女性表现出更大的宽容度。如表: ![]() 3.通过调查可以看出,75.3%人对因种种原因而导致家庭离婚表现出了更多的理解和宽容,这也进一步表明农村的进步和发展使得人们对离婚这样的事有了更理性的思考。 4.35.8的人赞成或不反对婚外恋,64.2%的依然固守传统的婚姻理念,这表明现时期农村的婚姻状况家庭婚姻关系还是比较稳定的。 三、问题和建议 此次调查涉及农村婚姻中的恋爱、结婚、子女、家庭和谐等问题,调查结果表明随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在婚姻观念取向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体现出现代社会的要求,那就是开放的平等的宽容的心态。婚姻不再是农村家庭的一个符号或标志,而是真正在人们心目中成为影响人生幸福的大事情,人们在婚姻的选择上有了更强的主体感,而在处理婚姻矛盾问题时又表现出了许多理性,很少有人再选择粗暴的方式解决这些矛盾。但是不可否认,农村婚姻问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问题和矛盾依然是存在的,这表现在: (—)传统观念依然束缚着人们的头脑 人们还不能脱离开传统观念的束缚,生活中的送聘礼、大操大办、生子为贵等陋习依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虚荣和面子心里在每个家庭中表现的很重,攀比因此成风,这些只有在社会的整体进步和教化中得以彻底改变。 (二)经济因素依然是影响婚姻和谐的重要因素 虽然经济因素已不是整个婚姻取向的决定性因素,但其影响依然重大,调查也进一步证明在外打工并且有着很好收入的人,他们对婚姻的选择自主性就比较强,婚姻幸福度高,婚姻状况稳定,相反地那些单纯务农、收入有限的人在婚姻的选择上缺乏自信和自主性,而这些人保守的观念亦很重。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家庭收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状况。 (三)农村的逐渐开放使得传统的严谨的家庭关系在走向松散 随着大量的农民走出农村,现代生活的理念被灌输到头脑中,感情成为人们确定和维持婚姻关系的首要条件,感情是否和谐极易成为婚姻关系是否破裂的导火索,通过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恋的问题调查也发现,农村人们不再恪守传统的婚姻道德观念,人们表达感情正在突破农村原有的间接、含蓄而又从一而终的框框,变的直接而外向化,通过对农村离婚问题的调查亦可以看出,人们不再把离婚看成人生中不得已和见不得人的事了。这确实有其进步的一面,但同时也有社会跟风和从众的一面。 (四)农村婚姻问题缺乏社会协调和疏导 农村在解决出现的婚姻矛盾时往往都是民间的自发的行为,而他们在这方面缺乏人际的法理的知识,缺乏社会系统的协调,如果能够加强这方面的社会服务工作, 将会使农村的婚姻状况更加和谐而有序。 【作者简介】刘昭客(1968- ),男,山东枣庄人,中共枣庄市委党校讲师,教育学学士,研究方向:教育学和管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