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唐山华鑫私家侦探社
电 话 :l53-6950-8649
传 真 :0315-8238l53
地 址 :唐山西外环马驹桥过街人行天桥北行200米
电 话 :l53-6950-8649
传 真 :0315-8238l53
地 址 :唐山西外环马驹桥过街人行天桥北行200米
在农业行政执法中如何调查取证
摘要:调查取证是农业行政执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是行政处罚案件处理的初始和调查核实过程。
关键词:农业行政执法 调查取证 方法 要求 调查取证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案件审理的对与错。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辛辛苦苦取得的证据,常常是无效证据或者错误的证据,并可能使我们丧失取得有效证据的时间和机会, 给我们的农业行政执法工作造成很被动的局面,导致行政复议甚至导致败诉事件的发生。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做到取证的客观性、合法性及全面性,形成有效的证据链。 一、调查取证的方法 调查取证即是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在受理案件后通过深入现场向有关人员了解事实的真相,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取得证据并加以整理的过程。通常有书证、物证、视听材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现场笔录七种。调查取证可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法: 现场笔录: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通过对现场的调查,记录下与违法活动有关的一切情况及活动。这是农业行政执法案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证据之一。现场笔录必须写明被调查人的姓名、单位、住址、年龄、联系电话及调查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对现场情况尽可能用法律术语客观、真实地作记录。不得随意取舍和歪曲,要准确记录下与违法事件有关物品的数量、形态。最后记录内容被调查人员或见证人审核无误后,让其写明”以上内容属实”字样,并签字或盖章, 被调查人拒绝在笔录上签字的,办案人员要在笔录上写明”当事人拒绝签字”字样,并写明拒签的理由,并让最少2名在场见证人签字或盖章。 调查记录:通过对当事人或见证人的询问,调查违法事实的情况、经过,并加以记录的过程,调查笔录要对被调查人反映的情况尽可能的做到简洁、真实、准确、全面,办案人员决不能只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而不记对办案无利的一面,调查笔录要严格按照程序、法律法规逐一核实当事人是否存在过错,是否是屡犯,情节是否严重等情况作以详细的记录。 调查笔录完毕,经当事人的核对无误后,当事人在最后一页必须签上”以上笔录看后属实”字样,并签字或盖章,拒签的写明理由,由至少2名以上的在场见证人签字。 与农业案件有关的物品可以进行证据登记保存,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证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政据登记保存,但必须在7日内及时对物品的处理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转移证据,保存的物品一定要出具《证据登记保存清单》一式二份,全部要有办寨人和物主或见证人的签字及盖章,一份交物主,一份由执法机构保存。 抽样取证:对疑似的物品可进行抽样取证,一定要出具《抽样取证凭证》一式二份,全部要有办案人和物主或见证人的签字及盖章,一份交物主,一份由执法机构保存。 视听资料:办案人员经调查人同意后可以对被调查人询问过程进行录音、摄像,对案件有关的物品、地点、人员要进行拍照,拍摄照片要多个角度,突出重点,尽可能有当事人与物品在一起的照片,以证明物品与当事人的所属关系。其中取证的最好手段是摄像,这样取得的证据最真实、全面,也是最直观,录音、照片、摄像等都是重要的证据之一。 另外,调查取证还可以通过书证、证人证言、查访询问、查调资料、复印等多种形式。总之,只有取得的证据越充分、全面、客观、真实,我们办理的农业案件才会越准确、可靠,才能办成真正意义上的铁案,我们的执法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下去。 二、调查取证的要求 1.在农业执法中要亮证执法,向被调查人表明身份,说明来意。 2.调查取证至少要有2名执法人员在场,对调查的结果要签名或盖章,并对取得的证据负责。 3.要有周密的计划,根据案情,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事先要拟好调查题纲,防止盲目性。 4.依法进行,只有严格按法律法规的要求调查取得的证据才是有效证据,调查时不得先入为主,不得诱供,不得故意隐匿证据,不得限制当事人的人身自由。 5.主动及时,农业行政案件的证据和其他证据一样,时间性很强,承办人员应主动及时地调查和收集必要的证据,尤其对于一些容易灭失的证据,必要时还得采取保全措施,或申请有关部门采取保全措施,否则会使一些证明力较强的证据失去证明,给查明案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6.客观、全面、要从实际出发,决不能只注意收集不利于管理相对人的证据,而不收集有利于管理相对人的证据。 7.农业执法人员对收集到的证据必须经过认真仔细的审查判断,以确认其客观性和真实性。只有经审查属实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8.严禁办案发表评论,在调查取证前,执法者不能对处理情况发表任何评论,尽量减轻当事人对案件调查的对抗心理。 三、加强和完善农业执法体系建设的新思路 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执法体系,尽快完善农业执法体制,努力创新农业执法机制,大力提升农业执法能力,不断强化农业执法保障,切实履行农业部门法定职责,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健全农业执法体系。以事后监管、行政审批、检验检测为重点,加快形成机构合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农业执法体系。一是扎实推进农业综合执法, 构建以综合执法机构为主干、与法律法规授权机构执法相结合的事后监管体系;二是加强农业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构建以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为骨干的检验检测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