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唐山华鑫私家侦探社
电 话 :l53-6950-8649
传 真 :0315-8238l53
地 址 :唐山西外环马驹桥过街人行天桥北行200米
电 话 :l53-6950-8649
传 真 :0315-8238l53
地 址 :唐山西外环马驹桥过街人行天桥北行200米
动物防疫监督执法的调查取证
摘要 调查取证在动物防疫监督执法过程中直接关系案例审理的结果。总结了现场笔录、调查记录、抽样鉴定、视听材料等调查取证方法,以及调查取证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 动物防疫;监督执法;调查取证 中图分类号 S851.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4-0190-01 调查取证是动物防疫监督执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调查取证质量高低,直接关系着案件审理的对错。而在实际工作中,辛辛苦苦取得的证据,常常是无效证据或错误证据,重新取证又丧失了有效时间和机会,引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败诉。因此,在处理动物防疫监督执法案件中,应尽可能地做到取证的客观性、合法性及全面性,形成有效的证据链。 1调查取证的方法 调查取证即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动物防疫监督人员在受理案件后,通过向案件当事人及现场见证人了解案件事实的真相而取得证据并加以整理的过程。通常有书证、物证、视听材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等。调查取证可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法: 1.1现场笔录 动物防疫监督人员到达现场后, 通过对现场的调查,记录下与违法活动有关的一切情况及活动。这是动物防疫监督案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证据之一。现场笔录必须写明被调查人的姓名、单位、住址、联系电话及调查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对现场情况尽可能用法律术语客观、真实地作记录,不得随意取舍和歪曲,要准确记录下与违法事件有关物品的数量、形态。如:查处逃避检疫的案件,要问清并记录下动物的运载工具、运载工具号码、承运人姓名、是否凭检疫证明进行承运;托运动物的种类、产地、托运人姓名,猪、牛、羊是否有耳标,临床感官检查动物是否健康,主要是动物的呼吸、脉博、体温、精神状态,可视黏膜和体表皮肤等检查是否异常,托运人是否具有动物检疫“三证”等作详细的记录。最后记录内容被调查人员或见证人审核无误后,让其在现场笔录上写明“以上内容属实”字样,并签字或盖章。被调查人拒绝在笔录上签字的,办案人员要在笔录上写明“当事人拒绝签字”字样,并写明拒签的理由,并让最少2名在场见证人签字或盖章。 1.2调查记录 通过对当事人或见证人的询问,调查违法事实的情况、经过,并加以记录的过程。调查笔录要对被调查人反映的情况尽可能的做到简洁、真实、准确、全面,办案人员决不能只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而不记对办案无利的一面。调查笔录要严格按照程序、法律法规逐一核实当事人是否存在过错,是否是屡犯,情节是否严重等情况作详细的记录。 调查笔录完毕,经当事人核对无误后,当事人在最后一页必须签上“以上笔录看后属实”字样, 并签字或盖章,拒签的写明理由,并由至少2名以上的在场见证人签字。 与动物防疫案件有关的物品可以进行扣押或证据登记保存。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证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证据登记保存,但必须在7日内及时对物品的处理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转移证据,保存的物品一定要出具《证据登记保存清单》一式二份,全部要有办案人员和物主或见证人的签字及盖章,一份交物主,一份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保存。 1.3抽样鉴定 对疑似不符合动物防疫卫生要求的物品可进行抽样鉴定,对鉴定的结论要详细写出鉴定报告,应当制作《鉴定意见书》,技术鉴定人员要在鉴定意见书上签章,并加盖鉴定单位公章才能有效,如病害肉,要写明肉品的大小、形状、特征、病理变化、病变程序、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详细情况,最后要在鉴定意见书上写明鉴定结论。 1.4视听材料 办案人员可以对被调查人询问过程进行录音、摄像,对与动物防疫案件有关的物品、地点、人员要进行拍照,拍摄照片要多个角度,突出重点,尽可能有当事人与物品在一起的照片,以证明物品与当事人的所属关系。其中取证的最好手段是摄像,这样取得的证据最真实、全面,也最直观,录音、照片、摄像等都是重要的证据之一。 另外,调查取证还可以通过书证、证人证言、查访询问、查调资料、复印等多种形式。总之,只有取得的证据越充分、全面、客观、真实,我们所办理动物防疫监督案件才会越准确、可靠,质量越高,才能办成真正意义上的“铁案”,我们的执法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下去。 2调查取证的要求 (1)动物防疫监督执法人员要亮证执法,向被调查人表明身份,说明来意。 (2)调查取证至少要有2名执法人员在场,对调查的结果要签名或盖章,并对取得的证据负责。 (3)要有周密的计划,根据案情,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事先要拟好调查提纲,防止盲目性。 (4)只有严格按法律要求调查取得的证据才是有效证据。调查时不得先入为主,不得诱供,不得故意隐匿证据,不得限制当事人的人身自由。 (5)动物防疫行政案件的证据和其他证据一样,时间性很强,承办人员应主动及时地调查和收集必要的证据,尤其对于一些容易灭失的证据,必要时还得采取证据保全措施,或申请有关部门采取保全措施;否则会使一些证明力较强的证据失去效力,给查明案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6)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和保持证据的原状,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允许有任何先入为主的主观想象和推断,决不能只注意收集不利于管理相对人的证据,而不收集有利于管理相对人的证据。 (7)动物防疫监督人员对收集到的证据必须经过认真仔细的审查、分析、判断,以确认其客观性和真实性。只有经审查属实的证据, 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8)在调查取证前,执法者不能对案件处理情况发表任何评论,尽量减轻当事人对案件调查处理的对抗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