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电 话 :l53-6950-8649
传 真 :0315-8238l53
地 址 :唐山西外环马驹桥过街人行天桥北行200米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描述一定时期内公司业绩的发展变化,是公司未来经营和投资者决策的依据,也可以为证券市场监管者、投资者、上市公司管理者乃至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帮助。农业上市公司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板块,本文建立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分析指标体系,对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进行实证分析,为企业经营和投资者决策提供依据。 一、构建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指标体系 (一)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据中国证监会统计,截至2010年4月30日,主营农业、涉农经营的农业概念的上市公司有34家,在全部上市公司中所占比例不到1.7%,总市值达1653.90亿元,流通市值达1276.75亿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24%。与采掘业和金融业相比,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所占比重不高,这与我国GDP中农业占17%的比重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产业导向极不相称。目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五个领域。其中,从事狭义农业的上市公司共有16家,其生产经营活动各有特色,涉及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从事林业的有6家,从事渔业的有6家,从事畜牧业的有3家,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加工业的有3家。在所研究的农业上市公司中,从事狭义农业的企业最多,占总数的47.06%;其次是林业和渔业,占总数的17.65%。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区域分布整体上比较零散、小范围内相对集中。农业上市公司分布于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以北京、湖南、新疆等地最多。本文将上述34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农业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研究。 (二)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般情况下,考察上市公司成长性,要从内外因素、成长速度、成长质量、成长空间等方面综合考虑。目前,评价企业成长性的方法很多。本文借鉴各种方法,立足企业成长的关键,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从成长状况、质量、能力三方面,构建适合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分析的指标体系。 1.成长状况指标。该指标能客观评价公司成长的现状。包括:反映公司市场扩张的三年平均销售收入增长率,反映公司规模扩张的三年平均总资产增长率,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三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 2.成长质量指标。该指标能评价公司成长的效率、稳健性和可持续性。包括:反映公司资金链畅通的三年平均资产负债率,反映公司资源耗费的三年平均总资产周转率,反映公司主导产品竞争力的三年平均主营业务利润率。 3.成长能力指标。该指标能评价公司成长中的内在能力提升。包括:反映公司成长灵魂的经营管理绩效,反映公司成长动力的技术创新能力,反映公司的人力资源水平,反映公司市场扩张力的营销能力,反映公司成长外部环境的行业发展空间。 二、农业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现状分析 运用上述成长性分析指标,并结合管理学SWOT分析法的原理。以成长状况和成长质量为坐标轴,可以将这34家企业分在四个象限中,本文以各象限具有代表性的四家公司为例进行分析。(见图1)
(一)第一象限的企业成长状况和成长质量都较高,具有较好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 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处在第一象限的A公司是全方位发展的环境景观建设公司。它的设计项目从城市规划到地产景观,遍布全中国。2007-2009年,该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长率为25.52%、53.91%和40.48%,平均值达39.97%,在农业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显示了其市场扩张的良好效果和产品在市场的出色表现;总资产增长率为36.4%、55.47%和243.8%,平均值为111.89%,这显示其规模扩张能力强;资产负债率为53.01%、56.28%和24.98%,平均值为44.73%,这些说明了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比较合理,具有较好的资金流动链和运用空间;主营业务利润率为28.09%、28.78%和29.68%,平均值为28.85%,说明了其主导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些都说明了其较高的成长质量。从其增长能力看,除拥有雄厚的资产外,人力资源也非常丰厚,实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和多元化激励的人力资源制度,以“发现人、善待人、尊重人、凝聚人”为公司的人才理念。目前,公司拥有专业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300余人,均有大学以上学历及中高级技术职称,现场施工人员均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公司还与国内高水平的球场总监及与国际知名的球场造型师保持长期的协作。设计院系统中外籍人员10余人,归国留学人员20余人、知名的专业设计师50余名,其不懈的追求与探索使公司管理模式日渐成熟而先进。因此,其成长能力较强。 (二)第二象限中的上市公司虽然目前的成长状况不是特别理想,但成长质量较高 处在第二象限的B公司现资产规模为6.8亿元,拥有31家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和159家连锁经营店,是集科研、生产、加工、经营、贸易为一体,跨地区、跨行业的现代种子企业集团,并逐步涉足现代生物技术和资本投资领域。但增长状况与第一象限的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2007-2009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5.02%、-1.88%和11.17%,平均销售收入增长率为8.10%,比起第一象限的企业,还有一定差距。但从成长质量看,却大不相同。该公司2007-2009年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为23.57%、26.29%和25.51%,平均主营业务利润率为25.12%;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3.8%、56.16%和59.96%,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6.64%,可见,公司有足够的资金流,且三年的比率平稳,这说明该公司发展健康且稳定,具有良好的成长质量,未来的发展趋势较好。由于其建立时间较早,且产品略显单一,因此成长能力不强,但如果能发挥优势,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的发展,或进行重组,则可能走向第一象限。 (三)第四象限内的农业上市公司成长状况良好,情况比较乐观,但成长质量还有一定空间 处在第四象限的C公司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产业化经营格局。目前的市场表现良好,2007-2009年主营业务增长率分别为3.55%、739.93%和370.09%,平均销售收入增长率高达371.19%,排名第一;总资产增长率为13.31%、210.06%和20.3%,平均值为80.56%,成长状况非常好。但分析它的成长质量就会发现,其资产负债率2007-2009年分别为97.3%、74.67%和72.08%,平均值为81.35%,明显高于行业水平,负债过多使企业的资金链容易出现问题,而且2007-2009年主营业务利润率平均值为15.01%,处于较低水平。这些都说明C公司的成长质量还有一定空间。 (四)第三象限内的农业上市公司,成长状况和成长质量亟需加强 处于第三象限的D公司是一家以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矿产储备为基础,以高科技农业、盐业化工及生物工程为主体的大型实业集团。2007-2009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这就说明目前的市场表现不够好。而其成长质量也不容乐观,2007-2009年,平均资产负债率为39.82%,没有很好地利用其财务杠杆。D公司面向未来,极其注重人才的储备,且拥有甘肃省最大的储量为3000万吨盐硝伴生矿开采权,所以,在成长能力上还是存在一定空间。 三、结论与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提出增强不同象限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建议: 首先,第一象限的上市公司应继续发挥并保持优势。只有保持敏锐的市场触觉,才能发掘市场的需要。同时,要注重产品的多样化发展,严格控制品质,这样才能在消费者心中扎下根;并且,要随时注重管理队伍的建设以及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战略管理,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其次,第二象限的上市公司应注重企业规模的扩展。这就要求企业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以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采取多元化发展或者产品开发、市场渗透、企业合并、重组等战略。加强对市场的分析,重视科技创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合理布局。 再次,第四象限的上市公司要提高自己的成长性。这些上市公司规模扩张过快,会导致企业失去核心竞争力,资金链、价值链都容易出现问题。因此,这类企业应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要发展核心产品,适当收缩产业链,立足资源优势,加强技术改造,走深加工路径,有效重组资产,使自己的成长质量得到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第三象限的上市公司,应该深入推行市场化运行机制。要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狠抓经营管理,注重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