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唐山华鑫私家侦探社
电 话 :l53-6950-8649
传 真 :0315-8238l53
地 址 :唐山西外环马驹桥过街人行天桥北行200米
电 话 :l53-6950-8649
传 真 :0315-8238l53
地 址 :唐山西外环马驹桥过街人行天桥北行200米
谈如何对国企领导进行监督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和协调。这是我们党在权力制约和监督理论上的创新,为国有企业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企业改革进程中,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加大,责任也很重,如果失去了制度的约束和监督,必然会产生腐败、出问题。因此,健全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扎实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对企业发展尤为重要。
一、当前企业运行和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企业中,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对企业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的重要性还缺乏认识,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敢监督。下级对上级的监督,怕打击报复,怕“穿小鞋”;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怕得罪人,怕丢选票、丢“官帽”;同级之间的监督,则怕伤情面、影响关系。 2.无法监督。有些企业党委的监督职能缺乏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没有实施监督的有效手段和制约机制,很难开展监督工作;有些党委书记不能参与企业的重大问题决策,不了解生产经营情况,特别是总经理或董事长、党委书记一肩挑而又忽视发挥党组作用的企业,党委监督职责更是无法履行。 3.不愿监督。由于监督难,一些企业的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对企业的违纪行为采取“打鸟政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有的企业领导强调工作繁忙,连自己的事情都管不过来,哪有时间插手管别的事。 4.不懂监督。目前有的企业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缺乏党内生活的锻炼,有的只知道自己应该接受监督,而不知道自己还有在党内监督中发挥作用的义务,更不知道该如何发挥监督作用,企业有纪检部门的监督就够了,无须其他的监督了。 5.不要监督。作为国有企业,有些领导就觉得自身的素质都是比较高的,党的监督可有可无;个别领导干部甚至对监督有反感情绪,认为监督是跟自己过不去,挑毛病,所以不要监督。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有三条: 1.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不高,党的观念、集体、政策观念、廉洁自律意识不强,不能以大局为重,没有自我约束的观念,消极地认为:我被监督,而不是我要接受监督。 2.对党组织地位和认识不足。一些企业领导干部把企业党组织看作是可有可无,把监督视为多管闲事。 3.运行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不规范。各企业的具体操作不一样,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一些差错,有时可能越界,使党委的工作左右为难。 针对运行和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们必须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主要领导的监督,推进企业各项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地运行。 二、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主要领导的监督 国有企业党组织对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管理和监督。走上领导岗位上的干部,更不能因为职务升了,权力大了,对自己的要求就放松,盲目认为权力一大,直接监督的人少了,利用自己、为自己“抬轿子”的人多了,对手中的权力就无法约束。如果自己不警惕,组织上又不及时教育和监督,就很容易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为了加强对企业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除了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方式外,应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相关规章制度规范领导干部的言行和手中的权力。 (一)改建和完善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 1.要理顺企业党政主要关系的组织形式。国有企业党政主要领导不能一身兼,一定要分设,而且要赋予企业党组织具体的权力,做到有责有权,这样就能够实现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三权分离,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便于企业党组织发挥监督保证作用。 2.在权力配置上,要适度分解。目前在国企赋予总经理、董事长的权力过大、过于集中,而对企业的党组织只明确了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执行实行保证监督,没有赋予具体的权力。由于权责分离,企业党组织很难开展工作,党的组织原则无法坚持。因此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赋予企业党组织干部人事管理权等应有的权力,使企业真正起到保证监督的作用。柳化控股公司建立健全了总经理负责制,主要领导分工负责,党委实施严格监督经营管理运营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公司纪委参与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各类工程、技改项目、物资采购的招投标等工作,党委适时组织纪检、审计、财务对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审计,严格规范权力运行。 3.把好干部的应用关,实行干部公开招聘、交流制度。人是权力运行的主体,掌握人具有良好的素质,是保证权力不被滥用和失控的重要前提,所以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的关键在于人。第一,必须着眼于选好掌权人,保证权力真正掌握在可靠人的手中。在一些国企对企业的领导干部实行招聘制,改变了过去那种企业领导干部由组织人事部门、企业主管部门任命的传统做法,把那些真正德才兼备、群众拥护的人招聘到企业领导岗位上来,担任企业的领导。第二,要实行干部交流制度。目前有的企业领导干部任职时间过长,容易形成关系网和滥用职权,个人说了算,弊端较多,一些不正之风往往由此产生。有些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干部,更要定期组织交流。领导干部实行定期交流可以防止、克服殉情营私和腐败现象。第三,实行企业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如果企业的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勤政廉洁、业绩突出,要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并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如果企业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违法违纪、失职渎职、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该撤职的要撤职,该惩罚的要严肃惩处,绝不姑息迁就。这样才能保持企业领导干部有良好的素质,自觉主动的接受监督。(二)建立健全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管理 1.要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八项规定》和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规定,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对领导干部工作的行为规范作出明确的规定。诸如遵守国家政策法规、执行党的纪律、保持廉洁从政、上交礼品、礼金和回扣;密切联系群众,办事公开,不徇私情,民主决策,任人唯贤等都应做到制度化。 2.民主监督制度。要让员工进行监督,员工对领导最了解情况,最有发言权,因此员工对领导的监督最可信,也最有效。建立健全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定期召开职代会和民主生活会,倾听员工的意见和要求,自觉接受员工的监督,同时还要做好信访工作,正确对待群众来信,做到署名即查。通过监督,避免各种腐败的滋生蔓延。柳化控股公司通过企业改革和改制,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各部门的职责,通过企业局域网、NC系统、飞信等互动平台,利用制度+科技的监管模式,使企业各项工作透明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实行党务公开和厂务公开制度,增强透明度。实行党务公开,可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也是防腐拒变理念的具体体现。要以实事求是和实用的原则确定党务公开的内容,把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等问题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通过加强党建工作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进一步取得实效,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加强和完善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控机制,规范权力运行 领导干部要树立牢固的权力观,规范手中权力的运行,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一些高级干部走上腐败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能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经不住执政的考验。因此要加强和完善企业的监督防控体系,防止权力的腐败。 1.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把权力失控和滥用权力作为监督的重点。不给领导者个人决定重大问题的权力,防止其独断专行。 2.建立外部制约机制,实行对用权过程中的监督。柳化控股公司党委重点抓好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考核工作,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对领导干部任前谈话、任前公示、公开竞争上岗制度。实行“四结合”的考核监督机制:即把责任制建设与转变领导干部作风、与解决员工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与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与完成生产经济指标相结合。企业在有效发挥纪检监察专职职能的同时,还加强群众监督的力度,充分发挥职代会等群众组织的监督作用;坚持“一报告两评议”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力度,提高透明度,自觉接受监督。可见,要加强对国有企业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规范权力运行,企业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前提,它贯穿于干部的选拔、任用、使用、管理及教育的全过程。有些企业领导容易犯“重业务、轻政治”的毛病,党组织要督促他们参加中心组学习、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组织观念和廉洁从政意识。企业要定期举办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形势教育以及警示教育等专题学习和培训,从多方面帮助干部提高思想觉悟、管理水平和廉政防控意识,杜绝腐败,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3.严格责任追究。针对责任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规定,明确政策界限,规范工作程序,增强责任制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严格责任追究,这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强有力手段,也是执行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必须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要把执行《八项规定》、党风责任制、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责任追究在推动责任落实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国有企业必须与时俱进,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化企业改革,创新运行和监督机制,拓宽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领域,切实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使权力真正得到公开透明运行,从而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